小玲是名大学生,23岁,在大学每天跟着朋友一起出去吃喝,麻辣烫、烧烤、炸鸡样样来,但其中最爱吃的还是麻辣烫。每当中午下课或者晚自习,她都会买上一碗来吃,可是,她经常吃完麻辣烫拉肚子。虽然知道麻辣烫可能不卫生,可是朋友吃了都没事,况且拉肚子就当减肥了,想着自己这样既饱了口福,又不担心发胖,真是一举两得。况且,小玲从小就开始吃麻辣烫,所以一直都不当回事,甚至非常高兴自己的这个技能。
可是最近,小玲不光是腹泻,还出现了持续腹痛的感觉,她以为自己凉到了,就没当回事,直到一次上厕所,偶然发现自己便血,这可吓坏了她,便赶紧去医院检查,可谁知,一检查却查出右下腹长有5厘米的肿块,并且是恶性的,肿瘤已经持续扩散,转移到了整个腹腔,明显的肠癌晚期,连医生也惋惜道“就连再次手术的机会都没有,非常可惜。”
大肠癌,很多人并不陌生,它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,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。在以前这算是老人病,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,20多岁就得了大肠癌的病人已不罕见,甚至有十几岁的病人。
其中,年轻人患大肠癌最常见的原因,就是不当的饮食习惯。不少医生留意到,患肠癌的年轻人中,很多人经常吃如麻辣烫、火锅等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这些重口味刺激一方面刺激肠道,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,增加肠癌风险;另一方面其中富含高脂肪、高热量、低纤维,更容易让胃肠消化能力减弱,增加肠癌风险。
为什么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?
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与痔疮相似,很容易被忽视,导致病情继续恶化。很多年轻人刚开始肠胃出现报警时,都未引起重视,总觉一点小毛病扛扛就过去了。
肠癌的临床症状
1、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,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;
2、息肉型大肠癌病人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和腹泻,粪便呈稀水样、脓血样或果酱样,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。随着癌肿的增大,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摸到肿块;
3、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,出现腹痛、腹胀、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。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;
4、溃疡型大肠癌的病人,可出现腹痛、腹泻、便血或脓血便,并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,一旦发生完全性梗阻,则腹痛加剧,并可出现腹胀、恶心、呕吐,全身情况急剧变化;
5、在肿瘤的晚期:由于持续性小量便血可引起贫血;长期进行性贫血、营养不良和局部溃烂、感染毒素吸收所引起的中毒症状,导致病人消瘦、精神萎靡、全身无力和恶病质;由于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;肝脏肿大、腹水、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,常提示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生转移。
但是,肠癌并不是那么隐晦,也是有迹可循的。
比如食欲不振、腹部不适等。特别是,经常感觉胃痛,上腹部不舒服,有膨胀、沉重感,有时心窝部还会隐隐作痛,这是由于肿瘤和肿瘤分泌物刺激肠道,会导致患者经常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,甚至直接被腹痛感觉弄醒。
如果你出现食欲减退、消瘦、乏力,甚至有恶心、呕吐、大便形状改变、出现顽固性便秘、血便等情况,一定要重视起来,及时到医院检查,而检查诊断肠癌的最好手段是做结肠镜。不能因为怕麻烦、怕做结肠镜而忽视检查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,尤其要重视,以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那么生活中,该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?
一、合理饮食
多摄入膳食纤维,减少脂肪和能量的摄入,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蠕动,加速有毒害物质的排出。
每天吃5种以上的蔬果,长期吃蔬果能将患癌机会减少50%以上。多吃菠菜、青花菜,能远离大肠癌。
适当多喝茶,喝茶可以达到比维生素E强20倍的抗氧化效果,这是因为氧化所造成的细胞修补压力是造成人体老化与癌症的祸首。
限制肉类摄取,通常食用脂肪含量高的人体重比较高,患癌几率比一般人要高。因此,应尽量选择低脂的食物,尤其要限制动物性脂肪。
节制饮酒,酒精能明显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,如果同时抽烟,则两种危险因子会相互叠加,制造更高的危险,尤其是口腔癌与鼻咽癌,因此要少喝酒。
二、积极运动
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并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时间,可以预防直肠癌。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,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,癌症就会远离你。
改变久坐的不良习惯,上班族可增加接水、上厕所的频率,中途可以做些拉伸运动,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。尤其是肥胖人群,更要多加运动。
三、及时检查
对于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,一旦出现腹痛、腹泻、大便出血等症状时,应及时到医院做肠镜和直肠指检,可提早发现肠癌,避免病情加重。
结肠直肠癌患者治疗流程
新病例:
表现出相关征兆/症状
→慢性便秘、直肠出血、便血、胃痛、腹部不适、虚弱、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
1研究和诊断:
•
体检
•
标准和特定生化检测:验血
•
结肠镜检查确诊
•
病理学确诊:活检
•
转移评估:PET/CT 扫描、CT 扫描、核磁共振
2治疗方案
• 0 期:内窥镜手术
• 1 期:手术(腹腔镜手术)
• 2 期:手术(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)加化学疗法
• 3 期:手术(开腹手术)加化学疗法加/无放射疗法
• 4 期:化学疗法加/无放射疗法(加姑息疗法)
3随访/监测
•
每隔4-6 个月进行一次体检和生化检测
•
每隔1-3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
•
每隔1 年进行一次PET/CT 扫描